很多時候,過去是無從想念的,遺失了發黃的小照片,電話錄音裡的聲音逐漸嘈雜記憶中容顏逐漸模糊,伸出手,抓不到任何東西。然而,總有些東西是留在我們的生命的最底處的。
今天又是一年的中秋,每逢這個時候。人們在月夜下賞著明月,吃著月餅。品著香茗。享受著一年中難得的片刻的閒暇與溫馨,今天天氣陰沉。秋風習習,往年也曾有過中秋時節趕上陰雨天氣的時候。遇上這種時節,賞月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不過,不能賞月,卻是可以轉為憶月的。關於明月的記憶。則是故鄉留給我的,一提起明月,自然想起古詩文中寫月亮的句子,同時故鄉的明月的輪廓也自然清晰的浮現腦海,對於故鄉的明月每個人應該有每個人獨特的記憶。
我的故鄉的明月是只屬於我自己的,那輪明月有它特有的模樣,它是掛在故鄉那棵楊樹的枝頭上的,中秋之夜,它從故鄉的老屋場院東邊的那棵楊樹枝頭升出來,它探出腦袋,露出圓圓的笑臉,把月光投向場院。大夥兒在月下吃月飯。納涼、賞月、聽奶奶講流傳了千百年的故事。?
童年時總是盼望著過中秋節,就像盼望著過春節一樣,過春節可以有新衣服、新鞋子、壓歲錢,過中秋節雖然沒有這些,但可以有好吃的,有自己喜歡吃的發糕。水果之類的,月餅是必須有的,依然記得和弟弟妹妹一同吃一塊月餅,一人吃一塊月餅的條件還達不到。當年的生活是貧乏的,一塊月餅在中秋的月華里吃了好長好長的時候,那時把吃月餅當做一種享受。一種幸福,慢慢吃,捨不得兩三口吃完,盡可能地把那種享受與幸福延續得長一點?
現在月餅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滿大街都是。且越做越精緻。越做越講究,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相對於以前天天過年天天過節,可如今吃月餅再也沒有當年的那種感覺了。
離開故鄉多年,每年的中秋我都會透過鋼筋水泥砌就的建築物的窗口深情的望著明月。
但我清楚的知道;這已不是我心中的明月了。我心中的明月就像一朵鮮花必須襯著幾枝綠葉一樣,它應該有它的背景。我心中的明月是伴著青磚黛瓦的老屋、伴著秋風習習的場院。伴著花葉果實多姿的楊桃樹。伴著爺爺奶奶的故事。伴著爸爸媽媽的呼喚,伴著弟弟妹妹的笑語的。
一年又一年,幾年過去了,每年的中秋在我的世界升起的明月依然是童年的那一輪,那一輪童年的明月就這樣遙遠而清晰地掛在故鄉那棵楊桃樹的枝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vinali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